當代國際著名翻譯學家彼得·紐馬克(Peter Newmark),在他的《翻譯教科書》(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, 1988)中,一開頭就提出了影響譯文的十大因素。他指出,一篇譯文受到來自十個不同方向的因素牽扯,這十個因素是譯者在翻譯工作中不能不考慮的。他講的十大因素是:客觀事實、原文作者、譯者、譯文讀者、原文語言、譯文語言、原語文化、譯語文化、原文環(huán)境、譯文環(huán)境[次序是我們排定的]。下面按照我們的理解略加闡述。
客觀事實---是指文章或話語所描寫、敘述的事情,所涉及的事實真相,它獨立于原文而存在,并且有可能不符合讀者的期望。這是譯者在翻譯時必須設法弄清楚的一個因素。
原文作者---作者有自己的寫作風格和語言風格,譯者應知道他何時應保留這些風格,何時應使之規(guī)范化。
譯者---譯者往往由于屬于不同的民族、種族、政治、社會、文化、宗教、階級、性別等原因,對事物有自己的觀點和先入為主的見解。
譯文讀者---譯文的讀者(或聽眾)是些什么人?他們對譯文抱有怎樣的期待?他們對題材有何等程度的了解?他們習慣于什么風格的語言?這些問題都很重要。譯文使用的語言一般應照顧到讀者群的大多數(shù),不應低于,也不宜高于他們的水準。
原文語言---原文語言有原文語言的規(guī)范。原文使用的是適合原文題材和語境的語法和詞匯。
譯文語言---譯文語言有譯文語言的規(guī)范。譯文應使用譯文語言適合該題材和語境的語法和詞匯。
原語文化---原文中有些內容涉及或反映原語文化。也有時會涉及第三種語言的文化。
譯語文化---譯入語有自己的文化背景。譯者無法回避文化差異給翻譯工作造成的困擾。有時可以考慮引進異族文化,有時則不能不設法做轉換的工作。
原文環(huán)境---指原文出現(xiàn)的時間和場合。比如,原文可能是一部書的一部分,也可能是刊于某種報章雜志,這些因素會使原文具有某種特點,會受某種時尚的影響。
譯文環(huán)境---指譯文出現(xiàn)的時間和場合。譯文不能不考慮譯文所處時代的時尚和所處場合的特點。例如,我們現(xiàn)在若將《論語》譯為西語,就不必用古代卡斯蒂利亞語來對譯。嚴復譯《天演論〉用的是“漢以前字法、句法”,也是考慮到當時的時尚。
當然,除了這十大因素外,還可以舉出一些有影響的相關方面,如語音和語義,強調(次序)和自然(語法),轉義和本義,精美和清楚,簡潔和準確等。這些也是任何細心的譯者所必須注意的。特別是在語義方面,還有原本意義和交際意義,也就是說,語義和語用這樣一對因素是不可忽視的。但對譯文影響最大的,主要還是上述十大因素。
煙臺翻譯公司